作為英國資深的日報,《獨立報》于2013年11月7日正式推出全新面孔——確實是全方位的更新,新的字體,新的報頭,新的版面,新的報道風格。新設計由設計師Matt Willey 及報紙內部團隊通過三個月的時間完成。《獨立報》一直在改變自己的面孔。在2003年,《獨立報》就由大報版面轉變為“緊湊型”版面,2008年推出全彩色印刷,2011年,又將報頭改為非襯線體的紅磚色字體(即下圖11月6日的這個版面)。
上周五,報紙總編Amol Rajan就已經宣布了即將改版的消息。 他認為,“華麗和激進”的精神從報紙創立時就已經確實,現在則是為了更好地反映出“大膽和直率”的創業精神,要創造一種更加注重 “緊湊型感覺的大報”。
用于網站的報頭仍然采用水平形式
《獨立報》報頭進化歷史
上圖為最后一期的舊版面
上面為對開頁版面及“聲音”欄目的版面,所有欄目作者的肖像都是由Dan Williams創作
Matt Willey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設計師,他也曾參與紐約時報雜志的改版工作。最開始是由《獨立報》的創意負責人Dan Barber找到了他,原因是因為,如果僅靠內部人員重新設計,有點固步自封的感覺,他們需要有一個外人參與進來,對他們所做的工作進行檢驗,以便獲得更客觀的想法。
從整體上來看,此次設計不是小修小補,而是一次徹底的改頭換面。包括了重新確定字體的使用等。同時,也注重考慮整體版面的簡化,拋棄原來顯有點雜亂的設計風格。
上圖為第二部分(疊)的首頁
字體采用一訂制字體 Indy系列,無疑,INDY,即是報名的簡稱,有indy Serif(包括意大利體,細線、中等、粗線)、 Indy Sans (細線、中等、粗線), Indy Sans Condensed (細線、中等、粗線)。我們可以看到,有一些訂制設計只是純粹只有數字及符號。最后確定的字體有14種,用于四個層次的應用,每一種字體都采用同一種結構及基本框架,雖然這些字體在形態上有區別,但整體出來的效果卻象是一個字體家族。
重新設計的首頁就給人一種強烈的沖擊。原來那種厚重的非襯線體已經被新的字體代替,顯得優雅十足。另外,Willey認為,將報名垂直排放,更符合一份緊湊型報紙的版式,當然,由于名字也夠長,允許他這樣擺放。版面由大照片構成——永遠是一種經典的、吸引人的版面模式。將報名垂直擺放,也使到照片及封面故事有更多的空間來呼吸。
由于報名已經移動左邊,所以原來的鷹標也放在左邊,這倒是跟原來的位置是基本一樣的,但標志的一些細節經過了重繪及修飾。
天氣版面的插圖是由 Sarah McMenemy繪制。
在周末出版的“雷達”及“旅游者”欄目內容封面
此次重新設計的還包括《獨立報》的的《星期六雜志》,新雜志同時使用了粗重的Indy Sans Heavy 字體(用于標題)及一些傳統的風格。雜志會減少一些中度長度的故事報道,采用更多簡短的新聞風格。以下是重新設計的雜志版面。
里面的很多插圖是由朱萍(音)設計,聽起來象是一個中國人。從其個人網站上可以看到,她確實是一個非常優秀多產的插畫家。
《獨立報》的這次改變,獲得一片掌聲,確實,前后效果擺在那里,有一種高低立判的感覺。優雅大氣提升了報紙的品味,拋棄了一種類似《太陽報》的小報氣息。整體及細節的處理,也給我們很多的啟發。
報紙版面的重新設計是一項復雜的大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新的版面可能會更適合某些長度的文章,這就需要與文字編輯及記者進行溝通,也會涉及到廣告版面的調整及新的要求。同時,報紙的版面更新,與普通的標志更新有些不太一樣,一個機構的形象更新,它可以有一個形象推出的時間表順序,但報紙的改變,需要所有的東西都在同一個時間準備好才能推出。客觀的說,中國近十年來,報紙的版面設計有了很多進步,有些雜志或報紙也愿意聘請一些國內外的著名設計機構幫助確定版式及各種字體,所以國內的一些報紙,在處理圖片、標題、正文及細節的留白、內容的層次及引導,都有了很多的改觀,在一些副刊中,大圖片、小文字也成為了趨勢。只是有一點,可能是受到字體的客觀限制,中文的報紙的字體個性化就不是太強,字體的層次感也無法象外文一樣豐富。
文/www.logosky.net 陳漢聰